Search

到老車事務所參觀的車友,看到《長江750》時,總忍不住問,

跟BMW老500比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到老車事務所參觀的車友,看到《長江750》時,總忍不住問,

跟BMW老500比起來怎麼樣?

雖然我自己也很好奇,但我認為不應該這樣比,

這是對BMW百萬名駒的冒犯,畢竟長江只有四分之一價,

首先排氣量就不一樣,而且也不該比二戰後的R50,

要比也是比二戰前,它的技術源頭,1938的R71,或1941的軍版R75才公平吧!

長江馬力是24PS,剛好介於R71的22PS與軍版R75的26PS之間,

長江極速90km/h,比R71的125km/h遜色很多,但是與軍版R75的93km/h在伯仲之間,

畢竟還是軍用,

1956年中國還很窮困,就模仿者而言,全車自製,達到的性能表現,我是滿佩服的,

長江比例好看,當然是托BMW之福,德國工業設計確實不同凡響,

同時期日本模仿BMW其實也很普遍,最知名的是《大東製機》,它的DSK 系列還曾被BMW告,

陸王也這麼幹,同為1956年的クローリーAB就是模仿BMW R25 ,

同年《岩田產業》的BIM B1就是模仿BMW R51 ,

1959年還有《ツバサ工業》250cc的《フアルコン》,也是以BMW為本,

到了1963年的《丸正》的 lilac萊拉庫,大喇喇的就叫R92,

1965年丸正的R92是最終章,也為日本機車模仿BMW的時期,正式畫下句點,

此後日本機車由四大廠接手,過程大家都熟悉,我就不贅述。

1956年,老蔣主政下的台灣,不自由民主,只有進口機車零件組裝,還沒有機車工業可言,

三陽電機在製造腳踏車的磨電燈,成為台灣機車史的驕傲,

1956年,長江比我早誕生,我的整個少年時代60-70,都活在反攻大陸與効忠領袖氛圍裡,

大陸同胞都在啃樹根,吃香蕉皮茍活,幸好我還長腦,知道這些都是政治宣傳,

80年代台灣解嚴,禁日製重機,

90年代尾,我購入了一部長江,

現在的我,正在為它的機車包傷腦筋!


Tags:

About author
重溫老車聲
View all posts